“吴教授的分享,让我看到了作为驻乡规划师,既可以为乡村干部带来规划的科普咨询服务,也能创新地将乡村作为大地课堂,丰富学生的学科实践……”“朱工通过个个具体的服务案例,探讨了‘规划落地后公里’存在的难点及解决路径,大到片区规划,小到条路、个口袋公园,驻街规划师可以参与其中,协助打通规划后公里的堵点,为镇街带来实实在在的正向改变……”

5月26日,全省驻镇村规划师服务技能培训班以“线下+线上”方式在杭州主会场及宁波、温州、金华等10个分会场成功举办,来自杭州的吴洲、朱红波两位驻镇街规划师,分别以《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的桥梁——杭州半山街道驻镇规划师工作实践》《多元融合·校地共创——杭州驻镇规划师工作模式创新与实践》为题,与广大驻基层规划师分享了各自在驻镇街规划师服务线的实践与思考,收获了广泛共鸣与好评。
此次基层规划师培训,全省共7位授课代表,杭州占了2席。其中吴洲是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浙江省土空间规划学会小城镇学术委员会主任,长期带领学生团队为富阳区渔山乡开展规划服务;朱红波是市规划院高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拥有丰富的规划实践经验,今年刚“牵手”拱墅区半山街道,成为了杭州驻镇规划师队伍的“新鲜血液”。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2位规划师的“干货”分享,既反映了我市驻镇街规划师队伍主动作为、下沉线的服务意识,也彰显了我市驻镇街规划师制度建设在全省的引领示范风采。

不久前,杭州四批43名驻镇规划师名单公布,加上2022、2023年杭州先后公布的三批驻镇街规划师,截至目前,杭州已有来自省市各大规划研究院所、高校、行业企业的140名规划师与142个镇街“手拉手”,汇聚了支聚焦打通基层规划落地“后公里”的“生力军”,不断推进我市驻镇街规划师制度行稳致远。
据悉,随着四批驻镇规划师名单的公布,目前我市75%的乡镇(街道)均已配备了驻镇街规划师,其中滨江、钱塘已实现辖区内驻镇规划师全覆盖。
驻镇街规划师正在成为提升基层空间治理能力水平的重要力量。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强驻镇街规划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杭州市驻镇街规划师制度,在助力提升基层规划水平、镇街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人才支撑作用,让更多的驻镇街规划师成为城乡发展的参谋员、陪跑员、服务员,助力实现全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新跃升。
|